芝麻配资 现现在,买房的不急,卖房的开始急了,明年楼市该怎么走?_房地产市场_购房_住房
寒冬将至:中国房地产市场的2023年展望
2022年,中国房地产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,陷入“卖不动,也买不起”的双重困境。 楼市低迷的迹象随处可见:前100大房企2022年1-11月销售总额同比暴跌42.1%,达到67268.1亿元;单月销售额同比更是下降了34.4%。 更令人担忧的是,北京、重庆、武汉、杭州、成都、苏州、天津等多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突破10万套,库存高企,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。与此同时,房价也持续下跌,1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90元/平方米,环比下跌0.06%,跌幅扩大;全国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911元/平方米,环比下跌0.21%,跌幅同样扩大。 即便在二三线城市,一套商品房的总价也普遍维持在150万到250万之间,让许多购房者望而却步,只能“望房兴叹”。
展开剩余65%这种局面与以往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。曾经,卖方市场主导一切,房价被人为哄抬,制造出“一房难求”的假象,买家则急于出手,担心错过最佳购房时机。如今,风向逆转,买方观望情绪浓厚,而卖方——开发商和二手房业主——则焦急地试图变现,却屡屡受挫,面临着资产贬值的风险。
然而,为了拯救日渐萎靡的房地产市场,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,可谓“组合拳”频出。各地纷纷放松限购、限售政策,并推出购房补贴;央行则为开发商松绑,拓宽了其融资渠道,包括股权融资、债券融资和银行贷款;同时,各地银行积极下调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,首套房贷利率已降至4.2%,首付比例降至20%,力图提振市场信心。
那么,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和密集的利好政策,2023年的楼市走向将如何?我们认为,以下三大趋势将决定未来走势:
第一,住房饱和度日益提高。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,中国房地产市场已趋于饱和。数据显示,96%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套住房,其中41.5%的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。这意味着,潜在的购房需求已大幅减少,真正需要购房的家庭数量有限。
第二,人口结构变化带来长期影响。中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,老年人口占比持续上升,而青年人口增长乏力。老年人已拥有房产,无需再购房;而年轻一代则可以通过继承父母的房产解决居住问题,购房需求自然下降。此外,结婚率和出生率的持续低迷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,未来住房需求将长期处于低位。
第三,保障性住房的快速发展将分流市场需求。各地政府正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,例如山东计划2023年开工建设83881套保障性租赁房,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期间计划建设筹集4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,以及6万套公租房和共有产权住房。 这些保障房的入市将进一步分流商品房市场需求,加剧房价下跌的压力。
年末将至,市场观望情绪依然浓厚,买家持币待购,而卖方则忧心忡忡。虽然政府救市政策不断出台,但能否有效扭转颓势,仍有待观察。2023年,中国房地产市场将面临严峻考验,其走向将取决于政策效力、市场信心以及人口结构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。 这注定将是一场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“持久战”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富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创本配资 继续下降!预计2025年原油加工量与成品油供需双降态势延续且深化
- 下一篇:没有了